花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个涉及环境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重要课题。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,花卉行业面临着如何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,实现生态友好型发展的问题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,供您参考: 1.
草本花卉种子采收与储存的要点如下:
1. 采收时机
种子成熟度是关键,通常在花朵凋谢后,种子荚或果实颜色变褐、干燥时采收。过早采收会导致种子未成熟,发芽率低;过晚可能因自然散落或雨水冲刷而损失。部分种类(如三色堇、矮牵牛)需在蒴果微裂前采收,而菊科植物(如金盏菊)则需待花序完全干燥后采集。
2. 采收方法
选择干燥晴朗的上午进行,避免露水未干时操作。用剪刀剪取果荚或花序,放置于透气容器中。对易爆裂的种子(如凤仙花),可套上纱布袋防止弹射散落。采收后立即标记品种名称和日期,避免混淆。
3. 种子处理
清洁去杂:手工去除果壳、枝叶等杂质,细小种子可用筛网过滤。
干燥处理:摊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1~2周,避免暴晒导致胚芽受损。湿度较高地区可使用除湿机或干燥剂辅助。
特殊处理:浆果类(如观赏辣椒)需先发酵果肉后洗净;带绒毛种子(如蒲公英)需脱绒处理以提高储存稳定性。
4. 储存条件
温湿度控制:理想温度为1~5℃,相对湿度低于40%。家用冰箱冷藏室可短期保存,长期储存建议使用-20℃冷冻(需密封防潮)。
密封容器:选择玻璃瓶、金属罐或真空袋,放入硅胶干燥剂。避免使用塑料袋,易透湿气。
避光储存:紫外线会降低种子活力,选用不透明容器或置于暗处。
5. 寿命与更新
不同种类种子寿命差异大:翠菊、百日菊等菊科种子可存3~5年,而报春花、飞燕草等仅1~2年。
建议每年做发芽率测试(用湿纸巾催芽法),发芽率低于60%即需更新库存。
6. 其他注意事项
避免与农药、化肥混放,防止化学污染。
国际贸易需注意检疫要求,部分国家禁止携带未经处理的种子入境。
原生种与杂交种区分:F1杂交种后代性状分离,采收价值低,建议购买专业种源。
扩展知识:某些种子需低温层积处理(如芍药、铁线莲)打破休眠,采收后需沙藏数月才能播种。热带花卉种子(如长春花)对低温敏感,储存温度不宜低于10℃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