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养殖业效益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科学饲养管理- 饲料: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,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,确保营养均衡。- 饲养密度:控制养殖密度,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应激和疾病传播。- 饲养环境:提
蜜蜂授粉对设施农业的增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提高授粉效率与坐果率
蜜蜂是高效的传粉者,其特有的“刷状毛”身体结构能携带大量花粉。在温室或大棚等封闭环境中,自然传粉媒介不足,蜜蜂(如熊蜂)的活动可显著提升作物授粉成功率。研究表明,蜜蜂授粉能使番茄、草莓等作物的坐果率提高30%-50%,且果实形状更规整,商品率更高。
2. 增加产量与品质
蜜蜂授粉通过促进花粉均匀分布,刺激植物完成双受精过程,直接增加果实种子数量。例如,西葫芦经蜜蜂授粉后单果重可增加20%,西瓜糖度提升1-2度。此外,授粉充分的作物维生素C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,风味更佳。
3. 降低畸形果率
人工激素点花易导致激素残留和畸形果(如草莓的“鸡冠果”),而蜜蜂授粉通过自然方式完成受精,可使草莓畸形果率从15%降至5%以下,同时延长货架期。
4. 适应设施环境要求
熊蜂在低温(8℃以上)、弱光条件下仍能有效工作,适合冬季温室环境。其振翅授粉特性对茄科作物(如茄子)尤为有效,能释放更多花粉,增产幅度可达40%。
5. 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
相比人工授粉,蜜蜂授粉节省劳动力成本约70%,且避免激素污染。规模化温室中,每亩投放1-2箱蜂群即可满足需求,投入产出比超过1:10。长期使用还能改善棚内微生态,减少病害发生。
扩展知识:
设施农业中常选用熊蜂而非蜜蜂,因其耐湿性强、趋光性低(减少撞棚死亡)、工作寿命长(日均12小时活动)。但需注意避免农药伤害,应在用药前移出蜂箱,或选用生物农药。此外,作物花期前需清除蚜虫等蜜露生产者,防止蜂群弃访目标花朵。近年来,我国研发的“中蜂+智能蜂箱”模式,通过温湿度监测进一步提升了授粉精准度。
标签: